坦克外面为啥要装一个“篱笆”?关键时刻能救命 炮弹变“哑弹”
坦克装甲车辆是陆军进攻战斗的移动碉堡,它的出现使陆军的攻击力更加犀利,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有矛就有盾,坦克装甲车辆出现不久之后,它的天敌家族成员也是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从最初的反坦克枪到反坦克火箭,再到反坦克导弹,坦克装甲车辆的日子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但是,如此的一款陆地移动碉堡,肯定不能被抛弃。因此,坦克也开始在防护上面下功夫。刚开始是从增加装甲厚度上着手,但是装甲厚度的增加又带来了坦克机动能力的降低。尤其是重型坦克,对于道路桥梁的通行性要求非常高。于是又在装甲材料上下功夫,形成了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等多种防护方式。不过在这之外,针对火箭弹,坦克还有一款比较古老的防护方式仍然在一些国家的坦克上普遍的使用,那就是
我们有时会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坦克装甲车辆外围罩了一层有网格的罩子,就像篱笆墙一样把坦克围了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格删网络防护,也有的叫它反火箭装甲防护系统。其最大的作用原理就是,当火箭弹打击坦克时,首先触碰到罩在坦克外的金属格栅,由于金属格栅阻隔了火箭弹引信触碰坦克的装甲,从而使火箭弹无法被引爆,相当于将火箭弹变成了哑弹。这种装甲防护系统导弹二战时的德军就使用过,别说,其作用还真不小。据统计,该系统能够抵御反坦克火箭50%的杀伤,相当于为坦克内的乘员增加了半条命,效果还是可以的。
这种格栅防护系统看起来最简单,似乎就是在坦克外面安装了一套金属网子。但这种金属网格也是非常讲究的,材料和设计不好的话,防护性能也会大打折扣。首先,金属网格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该网格受到冲击时不会产生弯曲。因此金属网格通常用高强度的金属条焊接而成,但这会增加坦克的重量,进而影响坦克的机动性。因此,也有一些国家使用铝合金制作这种火箭弹防护系统。此外在网眼的大小上也大有讲究,为了有效的网住敌方的火箭弹,金属条在水平方向上排列时通常是5~8厘米。在垂直方向排列时,一般间隔是50厘米,这种排列也是经过实战检验得来的最优结果,但是它并不能够确保对所有的反坦克火箭弹都起到了作用,毕竟反坦克火箭弹也有大小。
当然,格栅防护系统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该防护系统也是增加了坦克的重量,虽然并没有增加装甲厚度那么夸张,对于坦克的机动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其次就是影响乘员的观察视线,增加了坦克乘员的维护成本和工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新型反坦克火箭的出现使这种防护系统越来越难以为继了,看来这种防护系统,要想继续发挥好作用,就必须想办法再升级了。